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作者:王学斌,原《大公报》记者,北京市育英学校高中语文教师,北京市鼎石国际学校IB课程中国语言与文学、个人与社会、认识论学科教师。现任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中学部执行副校长,中学学术委员会委员,国文学科委员会轮值主任。教育也许是人类永恒的话题。自古至今,不知有多少智者提出过自己对教育的看法。若这些看法论述的详细周密,就会成为某种教育理论。无论中国的君子教育,士的教育,还是西方的贵族教育、泛智论、白板说、自然教育、平民教育、多元智能理论等,都对当世与后代的教育者有所启发。 因多年从事教育行业,我已逐渐成为一个非专业的“教育咨询师”。有很多家长和朋友开始向我咨询各种教育问题。很多人希望我用某种“教育理论”,提出某些具体方法,用以解决他们在亲子关系、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。比如,孩子叛逆不听话,早恋,游戏上瘾、不愿意和父母交流,上课不听讲,没有学习兴趣……听过不少问题后,我越来越觉得,教育理论千百种,都不及我们对孩子的诚与爱。我总是觉得,当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,当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,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诚与爱时,我们才是合格的老师和家长。对孩子的真诚就是不虚伪、不矫饰、不用身份的优势给人以压迫感,而是把孩子当人,用一种真诚、文明的态度与TA沟通和相处;对孩子的爱就是不虚情假意、不表演,少用各种刻意的“手段”故意展示“爱”,而是真心疼爱孩子,用我们本能的善良、理解,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自由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”因为我们是成年人,掌握关系的主动权。所以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,大概率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。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长,需要反思的问题太多了。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反思,并据此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,被破坏的亲子关系很难恢复。所有的关系都是从长期的陪伴、理解和相互尊重中来的。对孩子的过度疏忽、过度放纵、过度操控、过度溺爱都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原因。而方法的简单粗暴、虚伪造作,“拐弯抹角”也是让亲子关系恶化的手段。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?面对这个问题时,我常常不愿意根据任何“教育理论”,提出一种刻意的方法。我会说,在孩子仍然与我们保持亲密的时候,一定要通过长期的陪伴,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,和孩子一起游戏、一起学习、一起聊天、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。如果孩子喜欢打篮球,就争取能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打篮球;如果孩子愿意画画,就试着和孩子一起画画;如果孩子想做一些略带危险性的事情,就在保护好孩子的前提下,让他尝试;如果孩子想做的事情,我们自己不会做,就提供平台和条件,帮助他去做;如果孩子想做的事情明显会对TA有伤害,要通过平等谈判的方式,告诉孩子利害关系;如果孩子想独立完成某项从未尝试的挑战,我们要适当的放手,让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行动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与孩子保持长期的亲密关系,永远和孩子成为“朋友”。只有在家长长期陪伴下成长的孩子才有安全感,只有在家长长期尊重下成长的孩子才有自尊心,只有在家长长期帮助下的孩子才有自信心,只有在家长长期关爱下的孩子才有仁慈心。如果亲子关系已经被破坏掉,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,并用爱心、耐心和陪伴恢复正常的亲子关系。具体方法依然是长期的陪伴、理解、分享和关怀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。Photo by Jessica Rockowitz on Unsplash如果亲子关系已经被严重破坏,甚至造成了亲子双方的心理阴影,乃至心理疾病,那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或教育咨询人员介入。若亲子已经产生“敌对”,并且孩子已经受到巨大的心理创伤,很可能任何“教育理论”和具体方法都已经失效。这很可能是不可逆的人间悲剧。我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疼爱自己的孩子。在孩子还爱我们的时候,小心地呵护好彼此那份天然的信任和依赖。以诚与爱为纽带,维系我们和孩子心与心的连接。身为父母,我们不一定有足够的文化水平可以教孩子具体的知识,但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爱他们,证明他们在我们心中很重要,证明他们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这份诚与爱可以超越任何知识、技能或教育理论,成为孩子成才的强大力量。
夏丏尊先生说:“教育没有情感,没有爱,就如同池塘没有水。”
师生关系
从师生角度讲,我首先奉劝那些根本不爱孩子,一看见孩子就头疼的年轻人,一定不要为了赚一点薪酬,贪图两个假期随便从事教育行业;奉劝那些自视甚高,目中无人、不懂尊重孩子的成年人,一定不要为展示自己的“才华”从事教育行业;奉劝那些根本不爱教育,不思考教育,只是找份工作的人不要从事教育行业。什么是教育?教育是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关系中,以智启智、以心换心、以德养德、以美唤美的交流过程。教师不爱孩子,就不会用心成就孩子;教师自视甚高,就不会放下身段为孩子的成长服务;教师不爱教育,就不会日夜研究和思考如何培养孩子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: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”教育不适合不爱孩子,只爱自己的人。Photo by Jakob Owens on Unsplash世界上还有很多体面的工作,可以赚到更多的钱,出更大的名,有更大的权力。但教育行业是成就他人、延续文明、开创未来的清贫事业。要静得下,要耐得住。如果我们爱孩子,愿意和孩子谦卑平等地交流,愿意把成全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,我们就有一个做好老师的基本素养。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未成年人,不知道我们是否爱他们,不知道我们是否真诚的对待他们。我们的每一个眼神,每一个动作,每一句言语、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被孩子们精准地捕捉到。与孩子交流的我们,对孩子来讲可以说是“透明人”。不是从内心生发出对孩子的诚与爱的“演技派”教师,一定会被孩子看出虚伪造作,也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,甚至厌恶。人心对人心是有感知能力的。真心对真心会相互吸引,虚情对假意只能应付一时。身为教师,我们的专业素养固然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科知识,掌握学科规律,熟悉学科核心素养,对学科历史和未来有持续的了解和思考。我们要学习各种“教育理论”,吸收前人的经验,争取让自己在教育技术方面变得越来越专业。我们要备好每一堂课,讲好每一堂,认真评估,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负责任。但所有这些的基础是我们对孩子有真诚的爱,深入的了解,深刻的理解和持续的关怀。作为教师,也许我们的视野不是最开阔的,专业知识不是最强的,也说不上对某种学问里程碑意义的研究。但是,我们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下功夫,要用理想和真心引导孩子,为孩子提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资源,让孩子站在我们有限的能力和知识水准上,走上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、自我教育之路。我希望我们教育出的孩子都可以在他们的道路上获得成功,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。如果我们的学术水平非常高,但师生关系特别糟糕,多数学生一定不会在本学科上有较好的发展。如果我们的学术水平一般,但师生关系很好,学生起码不会厌恶本学科,也会竭力和老师一起学习。作为老师,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师生关系处理得好,同时专业素养很高。但对于大多数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中,师生关系大概更为重要。(对于有些天资较高、自觉性很强的孩子,大概教师的学术水平更为重要。)